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生命安全與生產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作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地產行業表現出極強的韌性。不僅如此,危難之際,房地產企業在積極自救緩解疫情沖擊的同時,第一時間捐資捐款,在所處領域甚至是突破領域之外,努力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戰疫”重任面前,房地產企業與祖國、人民一同奮力抗擊疫情,鐵肩共擔,共克時艱,盡顯擔當。
捐錢捐物勇擔社會責任
2020年伊始,伴隨傳統的銷售淡季疊加疫情影響,售樓處全面關閉、工地停工、中介門店歇業,房地產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被動停工歇業,幾乎無任何經營性現金流流入的情況下,房企們依舊主動積極捐資、捐款,支援醫院等一線疫情的防控。
2月,在新地產財經的發起下,共計52家房地產企業聯合發出戰“疫”宣言,紛紛表示將同心抗疫、貢獻力量、勇擔使命、共克時艱。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日,全國超130家房企累計捐款近20億元,捐贈超400萬只口罩、22萬套隔離服、230萬副手套等醫療物資。其中,龍頭房企起到了表率作用,碧桂園、萬科、恒大、融創中國等捐贈總價值均處于億元行列。
此外,多家企業奔赴一線輸送抗疫物資,其中,弘陽集團聯合精準診療與生物醫藥企業思路迪進行試劑盒的研發和優化,并向湖北孝感、鄂州各捐建一座臨床分析診斷實驗室;奧園集團在緊急關頭召集疫情防控小組通過全球渠道采購約90萬只醫用口罩送抵武漢前線;旭輝集團捐贈50萬雙醫用手套、8920副護目鏡等物資運至武漢一線;敏捷集團、海倫堡、大發地產等企業亦將全球采購的醫療物資分批送至抗疫一線……
不僅如此,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79家商業地產運營商實施了租金減免的優惠政策,讓利總規模接近百億元,幫助商戶共克時艱,緩解商鋪營運壓力。
其中,保利率先在全國性商業企業中表態。1月26日,保利商業發布公告稱,全國旗下22家購物中心年初一至初六期間,減免品牌商戶6天租金。隨后,禹洲商業、弘陽商業、萬達廣場等紛紛跟進,推出租金減免政策。1月28日,萬達商管集團宣布,自1月24日-2月25日期間,萬達商管集團將對各地所有萬達廣場商戶的租金及物業費實行全免政策。根據此前萬達商管相關物業收入推測,預計減免租金30億-40億元。繼萬達之后,大悅城控股也對全國旗下13個商業項目的入駐商戶酌情減免春節期間的部分租金。新城控股、龍湖商業也對旗下部分商業實行67天租金減半優惠。
不僅如此,作為社區防控第一線,房企物業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在疫情特殊時期堅守一線崗位并積極投入防控,實施封閉管控,全面消毒消殺,還為應對業主隔離期間采購不便等問題,為業主提供蔬菜等生活物資,服務“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凸顯。其中,融創華中服務團隊實行24小時輪班守護社區,保障社區的各項安全措施到位;而針對大部分人群居家辦公或居家隔離,萬科物業開展了外賣快遞短駁,定時代扔垃圾等便民服務;世茂服務則在業主專屬的“茂家”APP緊急上線了蔬菜訂購送上門服務;融僑物業也從基地采摘蔬菜配送到小區,為業主居家生活提供便利;此外,碧桂園服務組織物業服務人員、志愿者建立各類服務保障小組,為居家隔離的業主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手段亦在抗“疫”中發揮效力。例如,首開物業構建起了“線上+線下”的立體防控體系,實現數字化統計和管理。龍湖智慧服務還利用智慧平臺實時監測防疫執行情況,確保防疫工作執行到位。
力保銷售積極自救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房地產市場狀態一度進入“冰封期”。各地售樓處、房產中介機構全面停擺,新冠疫情期間的隔離措施亦導致施工推遲大約1.5-2個月。在此背景下,多省市相繼推出了各類涉房支持政策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比如暫緩土地出讓金、暫緩貸款償付等。
面對疫情沖擊,房企亦積極展開自救。售樓部等傳統手段銷售遇阻,各大房企積極尋求線上轉化渠道。2月13日,恒大宣布全國所有樓盤開啟網上購房通道,實現網上看房、選房、購房的一站式服務,成為全國首個全面推行“網上購房”的房企。
打折促銷、直播、在線看房、VR看房……房企使出渾身解數力保銷售增量。據《新地產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5日,已有83家房企啟動線上售樓處與促銷,營銷策略包括無理由退房、返還傭金等內容。
降價促銷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3月份恒大實現600多億的銷售,660多億的銷售回款,“創造了恒大歷史上一季度的最好成績!彪S著疫情的緩解,房地產市場在二、三季度迎來反彈,因疫情影響的業績逐步修復,上半年銷售業績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不僅如此,戰“疫”過程中,地產行業悄然生變。房企一方面通過提升產品力、拆分物業獨立上市、發展智慧物業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資金壓力下,賣資產、引戰投,一部分中小房企掙扎求生。2020年,疫情黑天鵝事件疊加高速擴張潛存的隱患,行業洗牌加速,地產鴻溝進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