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令人銘記的一年。疫情來襲,全球經濟受創,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GDP唯一正增長的國家。重生,或許是描述202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最恰如其分的詞匯。這一年,中國經濟韌性凸顯,房地產表現超預期。
對于租房面臨的問題,中央及地方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案,如多推租賃住房用地,提出租購同權。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租購同權被擺上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同時,各地的落戶門檻一再降低,蘇州等城市出臺了租房即可落戶的新政。2021年,租購同權將是經濟工作的重點。
樓市一般有“金九銀十”的說法,但今年上海并沒有遵循這個規律。 近日,上海市民占雄就經歷了房本還沒“捂熱”就被催售的尷尬。占雄于11月份剛剛完成一套二手房交易,但隨后他就不斷接到房產中介的電話,問他有沒有出售的意愿。
一邊是上海地鐵和高鐵的鐵軌,一邊是波光粼粼的淀浦河,斜對岸是上海南方商圈的美麗天際線。繼“力波啤酒廠”成功轉型之后,上海閔行區又一處工業老廠——天利混凝土廠全面啟動城市更新。
“三道紅線”融資管理新規正式實施日益臨近。2020年8月,住建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指出,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相關部門在前期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有消息稱,除碧桂園、恒大、萬科、融創、中梁等12家房企率先進行控制債務規模試點外,其余企業將于2021年1月1日執行。